| 
   获奖名称  | 
  
   获奖人  | 
  
   获奖类别  | 
  
   等级  | 
  
   颁奖机构  | 
  
   获奖年份  | 
 
| 
   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  | 
  
   张全兴  | 
  
 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01  | 
 
| 
   典型化学污染物环境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  | 
  
   王连生  | 
  
 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05  | 
 
| 
   水溶性、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新技术  | 
  
   张全兴  | 
  
 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07  | 
 
| 
   生态型高与超高性能结构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 | 
  
   翟建平  | 
  
 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07  | 
 
| 
   化工园区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09  | 
 
| 
   典型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、毒理效应及生态风险早期诊断方法  | 
  
   王晓蓉  | 
  
 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11  | 
 
| 
   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增强技术新方法及应用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13  | 
 
| 
   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用新技术  | 
  
   潘丙才  | 
  
 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15  | 
 
| 
  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  | 
  
   李爱民  | 
  
 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16  | 
 
| 
   高风险污染物环境健康危害的组学识别及防控应用基础研究  | 
  
   张徐祥  | 
  
   国家自然科学家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务院  | 
  
   2016  | 
 
| 
   何梁何利基金奖  | 
  
   张全兴  | 
  
 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2006  | 
 
| 
   何梁何利基金奖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2014  | 
 
| 
   典型污染物毒性效应机制与早期预警方法研究  | 
  
   王晓蓉  | 
  
 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09  | 
 
| 
   基于环境纳米复合材料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新技术  | 
  
   潘丙才  | 
  
 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12  | 
 
| 
  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界面化学过程及机制  | 
  
   朱东强  | 
  
 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14  | 
 
| 
   水环境中高风险污染物健康危害及生物组学机理研究  | 
  
   张徐祥  | 
  
 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15  | 
 
| 
   稀土元素环境化学行为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 | 
  
      | 
  
  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03  | 
 
| 
   低浓度恶臭气体净化生物强化技术与工程应用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(科学技术)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10  | 
 
| 
   环境风险全过程优化管控技术研究  | 
  
   毕军  | 
  
 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教育部  | 
  
   2016  | 
 
| 
   工业集中区废水处理成套技术与关键设备产业化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07  | 
 
| 
   工业园区物质集成与优化调控技术开发及应用  | 
  
   毕军  | 
  
 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09  | 
 
| 
  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过程机制及其结构-活性关系的研究  | 
  
   于红霞  | 
  
 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)自然科学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12  | 
 
| 
   有毒有机物结构与作用机理的研究  | 
  
      | 
  
  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02  | 
 
| 
   基于环境纳米催化材料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新能源新技术”   | 
  
   栾景飞  | 
  
 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国家教育部  | 
  
   2014  | 
 
| 
   树脂吸附技术在氯化苯清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 | 
  
    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| 
  
   2004  | 
 
| 
   胺修饰的复合功能吸附树脂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 | 
  
    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| 
  
   2005  | 
 
| 
   化工园区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| 
  
   2006  | 
 
| 
   大型厌氧发酵沼气工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| 
  
   2011  | 
 
| 
   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预防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 | 
  
   黄蕾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| 
  
   2012  | 
 
| 
   石油化工PTA废水基因毒性预警及致癌风险控制基准研究  | 
  
    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| 
  
   2008  | 
 
| 
   南京大学毒害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创新团队   | 
  
   张全兴 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创新团队奖   | 
  
   创新团队奖   | 
  
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| 
  
   2016  | 
 
| 
   大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| 
  
   2012  | 
 
| 
   复杂体系中典型难降解有毒污染物治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 | 
  
   李爱民  | 
  
 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| 
  
   一等奖  | 
  
 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| 
  
   2014  | 
 
| 
   垃圾填埋气收集、净化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成套技术  | 
  
   陈泽智  | 
  
 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| 
  
   2008  | 
 
| 
   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 | 
  
      | 
  
 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| 
  
   2010  | 
 
| 
   富营养化湖泊藻华成灾过程与危害机制  | 
  
   杨柳燕  | 
  
 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| 
  
   2015  | 
 
| 
  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分质再生新技术及应用  | 
  
   许柯  | 
  
 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| 
  
   二等奖  | 
  
 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| 
  
   2015  | 
 
| 
   中国发明创业奖  | 
  
   张全兴  | 
  
   中国发明协会第三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、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2007  | 
 
| 
   中国发明创业奖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中国发明协会第四届发明创业奖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2008  | 
 
| 
   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  | 
  
   张全兴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2006  | 
 
| 
   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  | 
  
   任洪强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2008  | 
 
| 
   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  | 
  
   李爱民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   | 
  
   2014  |